当前位置: 首页 > 教研活动 > 深耕教学规范 共筑教育新篇——海亮教育▪兰州新区高级中学教学改革进行时

深耕教学规范 共筑教育新篇——海亮教育▪兰州新区高级中学教学改革进行时

2025年04月21日 08:16:48 访问量:26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每一次探索都是为了让知识的种子更好地生根发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为了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积极推进教学改革,狠抓集体备课活动,制定了一系列教研活动规范流程,力求在教育之路上踏出坚实且深刻的步伐。


一、集备教研:凝聚智慧,共促成长



集体备课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是教师们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关键平台。我校深知其重要性,在集备教研活动中,充分借鉴先进理念,致力于打造高效、创新的备课模式。

传统的集备教研常陷入形式化的泥沼,而我校追求的是深度与实效。为了让集备教研真正服务于课堂教学,助力学生成长,我校从备课的核心要素出发,构建了多维度、立体化的集备体系,确保每一个备课环节都能精准聚焦教学本质,提升教学质量。

1.思想先行,备理念

我校教师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将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备课过程,让每一堂课都充满时代的活力。

2.深研课本,备教材

对教材的精准把握是教学成功的基石。教师们仔细剖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确保课堂教学有的放矢。

3.以生为本,备学情

关注学生的需求和特点,是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校教师通过调查问卷、课堂观察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制教学方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4.质量为上,备作业

精心设计作业,控制作业量,提升作业质量,分层布置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让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的有力工具。

独行者快,众行者远。在集备教研的实施过程中,我校注重教师间的协作与交流。经过不断探索,我校已初步形成了“主备先行、出台初稿——集体讨论、完善初稿——主备试教、集体研讨——形成定稿、二次创新”的集备教研流程。通过中心发言,总体梳理教学思路;集体研讨,分步实现资源整合;总结定调,综合实现教学评统一。从“个人准备”时的深入钻研,到“集体交流”中的思维碰撞,再到“教案制定”时的集思广益,最后通过“个性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教师们的智慧和心血,让备课不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团队协作的结晶。



二、规范流程:精细管理,提升质量



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规范与落实。我校以精细化管理为导向,针对不同教学场景制定了系统性的规范流程,让教学各环节环环相扣、有序推进,为高效课堂筑牢根基。


1.课堂教学:分层施策,精准施教

预习课上,绘制知识地图,激活自主学习;新授课时,科学设计流程,激发探索热情;习题课与复习课,聚焦巩固拓展,强化知识体系;自主整理课,聚焦复盘规划,培养元认知能力。

2.早晚自习:规范学习节奏,营造优质氛围

早读课,诵读与积累并重,浸润知识魅力;自习课,构建安静有序场域,培育自主能力。学生在专注中提升独立思考能力,在自律中培养时间管理意识,打造高效的自主学习空间。


3.试卷讲评:精准诊断问题,提升应试素养

建立“三维讲评”流程:数据诊断——分类突破——变式训练,让学生在“诊断—修复—强化”中提升解题能力与应试策略。

4.作业管理:严控质量标准,发挥育人价值

落实“四精四必”原则:精选作业、精编内容、精细批改、精准反馈。同时规范作业时长,让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有效载体。


从课堂到自习,从授课到评价,每一个流程都是教育匠心的体现。我校通过对教学各环节的精准规范,让教学行为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为提升教学质量筑牢“全链条” 保障。未来,我们将继续在细节中雕琢,在规范中创新,让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成为学生成长的阶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旅程,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我校通过狠抓集备教研活动和制定各种教研活动规范流程,在教育改革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未来,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书写兰州新区高中教育事业的新篇章。


END



策  划 / 教务处

图   文 / 王  瑞

编  辑 / 李祖全

审  核 / 李玉伟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ID:lzxqgjzx

学校官网:http://lxgz.30edu.com.cn

今日头条:兰州新区高级中学

编辑:李祖全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新区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兰州新区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新区秦川园区 730311 0931-290586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