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对外交流 > ‌贯通培养新路径 共筑教育新高地‌——小初高贯通式培养主题讲座暨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贯通培养新路径 共筑教育新高地‌——小初高贯通式培养主题讲座暨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2025年04月18日 19:31:40 访问量:15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小初高贯通式培养主题讲座暨研讨会在我校举行

贯通培养新路径

共筑教育新高地‌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及甘肃省教育大会精神,兰州新区教卫委积极探索基础教育贯通培养模式,推动小初高一体化办学改革,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创新育人机制,全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助力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在此背景下,兰州新区教卫委联合海亮教育·兰州新区高级中学,于4月15日共同举办‌“小初高贯通式培养”主题讲座暨研讨会‌。会议由兰州新区高级中学党总支书记马兴主持,兰州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领导、海亮教育专家、兰州新区公立小初高校长齐聚一堂,共话贯通培养新路径,共绘教育发展新蓝图。

兰州新区教卫委领导致辞


兰州新区教育和卫生健康委员会基教科负责人高守信在致辞中说到,随着“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如何构建科学、连贯、高效的人才培养体系,成为我们亟需破解的课题。小初高贯通式培养,正是对这一课题的积极回应。它打破学段壁垒,强化学科衔接,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连续性发展,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路径,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海亮教育专家主题讲座


海亮教育创新拔尖人才培养学校校长、海亮未来星教育总经理陆宝晓的专题报告和海亮教育总部专家马金建的海亮创新英才班办班实践及成果分享,主要围绕创新拔尖人才培养,探讨高考改革、强基计划等政策及学校培养的理念、方案与路径。

陆宝晓校长在专题报告中说,当前,我国正处于突破关键技术“卡脖子”困境、实现科技强国目标的关键阶段,创新拔尖人才的自主培养已成为国家战略的核心命题。为此,高考改革以“灵活命题+多元录取”双轮驱动,试点“高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学科特长”录取机制,聚焦基础学科战略需求推出“强基计划”。这些举措共同指向一个目标:建立多维度、分类型的创新人才筛选体系,培养人工智能时代兼具专业深度、跨学科思维与资源整合力的“π型人才”。

海亮教育总部专家马金健就海亮创新英才班办班实践及成果做了精彩分享。他指出海亮教育兰州新区高级中学综合管理服务项目落地后学校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尤其是创新英才班的设立,会带着八大优势助力学校教育教学成绩迅速提升。这八大优势是新区党工委和教卫委大力支持,引入海亮标杆办学体系;扎实落地拔尖培养体系,深度实施高阶育才课程;科学制定学业生涯规划,决胜高考走向一流名校; 线下最强名师天团加持,全科覆盖资深精良配置;海亮优质师资全面共享,清北才俊全程高位引领;数字产品成熟精准应用,智慧教育领航未来赛道;坐拥独有教育教学资源,尽享一流品质生活服务;创新英才联盟高位引领,坚实托举学子成才梦想。 

联盟校校长专题研讨


研讨会上各位领导踊跃发言,积极探讨。其中对贯通式培养的意义探讨尤为深入。大家认为贯通式培养的意义在于“三个贯通”:一是目标的贯通。从小学到高中,始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学生终身发展为导向,系统设计育人目标。 二是课程的贯通。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避免重复与断层,形成螺旋式上升的知识和能力体系。 三是评价的贯通。建立跨学段的动态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让评价真正成为激励发展的“助推器”。 这次研讨既是一次思想的碰撞,更是一次行动的动员。凝聚共识,共绘育人“同心圆”;创新实践,打通学段“中梗阻”;协同发力,构建发展“生态链”。

此次‌“小初高贯通式培养”主题讲座暨研讨会为兰州新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探索锚定了新坐标、注入了新动能,有望以贯通培养为引擎,深化课程衔接、师资共建与评价机制创新,让更多学子通过强基计划、学科竞赛等通道跻身顶尖学府,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教育智慧与力量。


END


策  划 / 综合办

撰  文 / 石玉震

摄  影 / 杨祯玲

编  辑 / 李祖全

审  核 / 李玉伟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ID:lzxqgjzx

学校官网:http://lxgz.30edu.com.cn

今日头条:兰州新区高级中学


编辑:李祖全
评论区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不良信息 垃圾信息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兰州新区高级中学 特此声明。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兰州新区高级中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甘肃省兰州新区秦川园区 730311 0931-2905865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